鈦棒,以鈦(Ti)為主要成分的棒材,含少量鋁、釩等合金元素(如Ti-6Al-4V)。鈦棒具有輕質(zhì)高強、生物兼容特點,主要應用于航空、醫(yī)療、海洋等領(lǐng)域。鋯棒,以鋯(Zr)為主要成分的棒材,常含少量鉿(Hf),核級鋯需控制鉿含量。 具有耐蝕耐高溫、中子透明、核電不可替代。 多用于核電、化工、特種等特殊領(lǐng)域。為便于廣大終端客戶,深刻了解兩種不同合金的棒材,中揚金屬結(jié)合相關(guān)資料,從材質(zhì)、性能、工藝、流程、應用等維度,通過表格逐項分類概述:
1、定義與核心用途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定義 | 由純鈦或鈦合金制成的棒材,通過鍛造、軋制等工藝成型。 | 由純鋯或鋯合金制成的棒材,通常用于耐腐蝕或核工業(yè)領(lǐng)域。 |
核心用途 | 航空航天結(jié)構(gòu)件、醫(yī)療器械、化工設備、體育器材。 | 核反應堆燃料組件、化工反應器內(nèi)襯、耐酸設備、特種閥門。 |
2、材質(zhì)細分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純金屬材質(zhì) | 工業(yè)純鈦(Gr1-Gr4,如TA1-TA4)。 | 工業(yè)純鋯(R60700、R60702,如Zr-1、Zr-2)。 |
合金材質(zhì) | α型(TA7)、α+β型(TC4/Ti-6Al-4V)、β型(TB5/Ti-15V-3Cr)。 | 鋯合金(Zr-2:含Sn、Fe、Cr;Zr-4:含Sn、Fe、Cr、Nb;Zr-702)。 |
雜質(zhì)控制 | 氧含量≤0.2%(Gr1),鐵≤0.3%。 | 鉿(Hf)含量≤0.01%(核級鋯),氫≤0.005%。 |
3、性能特點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物理性能 | 密度4.5g/cm3,熔點1668℃,導熱性差(17W/m·K)。 | 密度6.5g/cm3,熔點1852℃,導熱性更差(22W/m·K)。 |
力學性能 | 抗拉強度≥240MPa(Gr1)至≥930MPa(TC4);延伸率≥20%(Gr1)。 | 抗拉強度≥380MPa(Zr-702),核級鋯合金強度≥550MPa;延伸率≥16%。 |
耐腐蝕性 | 耐海水、氯離子、硝酸,但高溫下易氧化。 | 耐強酸(硫酸、鹽酸)、高溫高壓水腐蝕,核環(huán)境抗輻照性能優(yōu)異。 |
特殊性能 | 生物相容性高,無磁性。 | 低熱中子吸收截面(核級鋯),抗氫脆性。 |

4、執(zhí)行標準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國際標準 | ASTM B348(鈦及鈦合金棒材)、AMS 4928(航空級)。 | ASTM B550(核級鋯合金棒)、ASTM B351(工業(yè)級鋯棒)。 |
中國標準 | GB/T 2965(鈦及鈦合金棒材)、GB/T 3620.1(牌號)。 | GB/T 8769(鋯及鋯合金棒材)、EJ/T 20130(核級鋯合金)。 |
核工業(yè)標準 | 無特殊核級標準。 | ASTM B811(核級鋯合金無縫管)、RCC-M(法國壓水堆規(guī)范)。 |
5、加工工藝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熔煉工藝 | 真空自耗電弧熔煉(VAR)、冷床爐熔煉(EBCHM)。 | 電子束熔煉(EBM)、真空自耗電弧熔煉(VAR),核級需多次熔煉去雜質(zhì)。 |
成型工藝 | 熱鍛(900-1000℃)、熱軋、冷拔(小尺寸)。 | 熱鍛(700-900℃)、熱擠壓,需避免晶粒粗化。 |
熱處理 | 退火(650-800℃)消除應力,β退火用于改善韌性。 | 真空退火(500-600℃),核級鋯需β淬火+時效處理。 |
表面處理 | 酸洗(HF+HNO?)、噴砂、拋光。 | 酸洗(HF+HNO?+甘油),電解拋光(核級防污染)。 |
6、關(guān)鍵技術(shù)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技術(shù)難點 | 高溫氧化控制、大尺寸棒材組織均勻性、β合金冷加工開裂。 | 核級鋯鉿分離(Hf≤0.01%)、輻照蠕變控制、氫化物取向管理。 |
核心設備 | 真空熔煉爐、數(shù)控鍛壓機、保護氣氛熱處理爐。 | 電子束熔煉爐、超凈加工車間、中子輻照測試裝置。 |

7、加工流程對比
步驟 | 鈦棒典型流程 | 鋯棒典型流程 |
1. 原料制備 | 海綿鈦→壓制電極→真空熔煉→鑄錠。 | 海綿鋯→氫化粉碎→提純(去除鉿)→壓制電極→真空熔煉→鑄錠。 |
2. 熱加工 | 鑄錠加熱至β相區(qū)(1000℃)→多向鍛造→軋制。 | 鑄錠加熱至α+β相區(qū)(800℃)→等溫鍛造→熱擠壓。 |
3. 冷加工 | 冷拔(小尺寸)→矯直→切割。 | 冷軋(有限變形)→真空退火→精磨。 |
4. 檢測 | 超聲波探傷、金相分析、力學性能測試。 | 氫含量檢測、晶粒取向分析、中子吸收截面測試(核級)。 |
8、應用領(lǐng)域?qū)Ρ?/strong>
領(lǐng)域 | 鈦棒典型應用 | 鋯棒典型應用 |
航空航天 | 飛機發(fā)動機壓氣機軸、起落架連桿。 | 無(鋯密度較高,不適用于航空減重)。 |
核工業(yè) | 無(鈦中子吸收截面較高)。 | 核燃料包殼管、控制棒導向管、反應堆壓力容器內(nèi)襯。 |
化工 | 氯堿電解槽電極、耐蝕管道支架。 | 硫酸反應器攪拌軸、鹽酸儲罐內(nèi)襯。 |
醫(yī)療 | 骨科植入物(人工關(guān)節(jié))、手術(shù)器械。 | 無(鋯生物相容性較低)。 |
新興領(lǐng)域 | 3D打印鈦合金粉末原料、氫能儲罐。 | 第四代核反應堆(快堆)結(jié)構(gòu)材料、固態(tài)電池鋯基電解質(zhì)。 |
9、未來發(fā)展對比
維度 | 鈦棒 | 鋯棒 |
技術(shù)方向 | 超細晶鈦棒(納米晶強化)、低成本鈦合金(Ti-Fe-O系)。 | 抗輻照鋯合金(如M5合金)、鋯基復合材料(Zr-SiC)。 |
應用擴展 | 深海探測器耐壓殼體、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部件。 | 熔鹽堆鋯合金包殼、氫燃料電池雙極板鍍層。 |
環(huán)保挑戰(zhàn) | 海綿鈦冶煉能耗高(克勞爾法),需開發(fā)綠色電解工藝。 | 核廢料中鋯的回收處理(長壽命同位素分離)。 |

總結(jié)核心差異
1)材料本質(zhì):
鈦棒:輕量化優(yōu)先,生物相容性突出。
鋯棒:核性能優(yōu)先,耐極端腐蝕環(huán)境。
2)工藝核心:
鈦棒:追求高溫塑性變形與組織調(diào)控。
鋯棒:強調(diào)核級純度與輻照穩(wěn)定性控制。
3)產(chǎn)業(yè)定位:
鈦棒:覆蓋高端制造(航空、醫(yī)療)與民用領(lǐng)域(體育、建筑)。
鋯棒:高度集中于核能產(chǎn)業(yè)鏈,屬于“小批量、高門檻”特種材料。
相關(guān)鏈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