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成電路電極用高純鈦靶材是以純度≥99.995%(4N5)的鈦或鈦合金為材質(zhì)?,通過真空熔煉-熔模鑄造工藝制成的致密度>99.5%、晶粒度<30μm的超精細濺射材料?,具有優(yōu)異導電性、抗腐蝕性和界面粘附力,符合半導體級雜質(zhì)元素(Fe/Si/O等)<100ppm標準?,主要用于沉積電極界面層、銅互連阻擋膜及增強基底結合力的關鍵功能膜層?。以下是中揚金屬針對半導體與電子工業(yè)用鈦靶材的詳細介紹:
一、鈦靶材在半導體與電子工業(yè)中的定義
項目 | 描述 |
定義 | 鈦靶材是由高純度鈦(≥99.99%)或鈦合金制成的平板或旋轉靶材,通過物理氣相沉積(PVD)或濺射工藝形成功能性薄膜,用于半導體器件、顯示面板及電子元件的制造。 |
核心用途 | 導電層、阻擋層、鈍化層、電極及光學涂層的關鍵成膜材料。 |
形態(tài)特征 | 尺寸:直徑150-450mm(適配4-12英寸晶圓)、厚度5-30mm;表面粗糙度≤0.05μm(Ra)。 |
二、常用材質(zhì)與成分
分類 | 成分與純度 | 適用場景 |
純鈦靶(5N) | Ti≥99.999%,雜質(zhì)總量≤100ppm | 先進制程(≤5nm)銅互連阻擋層(Ti/TiN) |
鈦合金靶 | Ti-W(5-10% W)、Ti-Ta(3-5% Ta) | 高功率器件電極(降低電阻率、抗電遷移) |
反應濺射靶 | Ti-Al(Al 20-30%)、Ti-Si(Si 10%) | 光學薄膜(如TCO透明導電層)、介電層(Al?O?/SiO?) |
高純鈦基復合靶 | Ti-石墨烯(0.1-1% C) | 高頻芯片散熱層、柔性電子透明電極 |
三、性能特點
性能指標 | 具體表現(xiàn) |
純度 | 5N級雜質(zhì)(Fe、O、C、N等)總量≤100ppm,避免薄膜晶格缺陷導致器件失效。 |
結晶取向 | (002)或(110)擇優(yōu)取向控制,濺射膜厚度不均勻度≤2%(300mm晶圓內(nèi))。 |
密度 | ≥99%理論密度(4.51g/cm3),減少濺射顆粒飛濺,提高薄膜致密性。 |
熱穩(wěn)定性 | 高溫退火(≤600℃)后無相變或晶粒異常生長,確保薄膜與基板結合力(≥50MPa)。 |
導電性 | 純鈦靶電阻率≤50nΩ·m,Ti-W靶可降至15nΩ·m(優(yōu)于鋁靶)。 |
四、執(zhí)行標準
標準類型 | 標準編號 | 覆蓋內(nèi)容 |
國際標準 | SEMI F72-1101 | 半導體用鈦靶材化學成分與表面缺陷規(guī)范 |
行業(yè)規(guī)范 | ASTM F76 | 高純鈦痕量元素檢測方法(GDMS/ICP-MS) |
中國國標 | GB/T 3620-2016 | 鈦及鈦合金靶材尺寸公差與晶粒取向要求 |
特殊規(guī)范 | JIS H 2151 | 濺射靶材密度與顯微組織檢測標準(孔隙率≤0.1%) |
五、加工工藝與關鍵技術
工藝環(huán)節(jié) | 關鍵技術 |
原料提純 | 電子束熔煉(EBM)+ 區(qū)域熔煉(Zone Refining)提純至6N級,氧含量≤50ppm。 |
粉末冶金 | 熱等靜壓(HIP,1200℃/150MPa)致密化,晶粒尺寸≤50μm。 |
塑性加工 | 多向軋制(交叉軋制率≥75%)優(yōu)化織構,真空退火(800℃/4h)消除內(nèi)應力。 |
精密加工 | 納米級金剛石砂輪磨削,平面度≤0.01mm/200mm,表面粗糙度Ra≤0.02μm。 |
潔凈包裝 | 超凈間(Class 1)等離子清洗,真空充氮包裝(水分≤10ppm)。 |
六、具體應用領域
應用場景 | 薄膜功能 | 靶材類型 | 性能要求 |
邏輯芯片 | 銅互連阻擋層(Ti/TiN) | 5N純鈦靶+反應濺射(N?) | 抗銅擴散(≤1nm/100h)、均勻性≤2% |
存儲芯片 | 3D NAND階梯覆蓋層 | Ti-W合金靶 | 高深寬比(40:1)臺階覆蓋率>90% |
顯示面板 | TCO透明導電層(ITO替代) | Ti-Al合金靶+反應濺射(O?) | 可見光透過率≥85%,電阻率≤5×10??Ω·cm |
功率器件 | GaN HEMT歐姆接觸層 | Ti-Al-N復合靶 | 比接觸電阻<1×10??Ω·cm2,耐溫>300℃ |
傳感器 | MEMS電極層 | 高純鈦靶 | 低應力(≤100MPa)、低缺陷密度 |
七、與其他靶材的對比分析
對比項 | 鈦靶材 | 鉭靶材(Ta) | 鋁靶材(Al) |
電阻率 | 50nΩ·m | 15nΩ·m | 27nΩ·m |
抗電遷移 | 優(yōu)(熔點1668℃) | 極優(yōu)(熔點3017℃) | 差(熔點660℃) |
熱膨脹系數(shù) | 8.6×10??/℃ | 6.5×10??/℃ | 23.1×10??/℃ |
成本 | 中高(提純難度大) | 高(資源稀缺) | 低 |
工藝適配性 | 需反應濺射(如TiN) | 可直接濺射(TaN) | 易氧化需真空保護 |
八、未來發(fā)展新方向
方向 | 技術突破 | 潛在應用 |
超高純度 | 7N級鈦靶(雜質(zhì)≤0.1ppm),懸浮區(qū)熔(FZ)技術 | 2nm以下制程量子芯片電極、單原子層器件 |
大尺寸靶材 | 18英寸(450mm)鈦靶批量化制造技術 | 降低GAA晶體管制造成本 |
復合功能化 | 鈦-二維材料(MoS?、hBN)復合靶,兼具導電與絕緣特性 | 新型存儲器(MRAM、ReRAM)電極 |
綠色制造 | 鈦靶廢料氫化-脫氫(HDH)回收技術(回收率>98%) | 降低稀有金屬依賴,滿足ESG要求 |
低溫成膜 | 低溫濺射(≤150℃)鈦靶適配柔性基板(PI、PET) | 可折疊OLED、印刷電子器件 |
智能檢測 | AI驅動的靶材晶粒取向實時調(diào)控(基于EBSD數(shù)據(jù)反饋) | 零缺陷靶材按需定制生產(chǎn) |
總結
半導體與電子工業(yè)用鈦靶材是支撐微納制造與高性能電子器件的核心材料,其技術壁壘集中于“超純+超均勻+超穩(wěn)定”三位一體性能。未來需聚焦以下方向:
極限性能突破:開發(fā)7N級超高純鈦靶與納米晶鈦合金靶,適配亞3nm制程需求;
功能復合化:融合導電、散熱、光學特性于一體,推動新型器件集成;
可持續(xù)制造:通過靶材再生技術和大尺寸化降低資源消耗,構建綠色供應鏈。